我们之前曾经提到过格林达的投资价值,当时主要讲的是其基本经营情况和国产替代逻辑,今天满瑞网就从定量的角度计算一下格林达终局可以达到的总市值。
格林达已实现量产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面板行业,这块业务已经很成熟,决定了格林达的下限,而正在验证的半导体显影液则决定了格林达的上限。先看面板行业,格林达2021年面板领域(LCD+OLED)为6.97亿元,毛利率为28.22%,毛利润约2亿元,其中内销部分约1.5亿元。
|根据网络上能搜集到的数据,2021年国内LCD产能为2.09亿平方米,预计2025年可达到2.8亿平方米;2021年国内OLED产能为1360万平方米,基于手机和平板领域OLED对LCD的替代,预计2025年国内OLED产能将达到5000万平方米。
OLED 显示面板的光刻和蚀刻工艺一般需要重复较多次数,由于在基板上叠加层数变多,OLED 显示面板生产工艺对湿电子化学品的纯度要求和用量需求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单位面积OLED对显影液的需求大概是LCD的10倍左右。
通过上述数据可简单算出2025年国内面板行业对显影液的需求将是2021年的2.26倍,如果格林达可以维持其在国内面板显影液行业的市场份额,且毛利率保持2021年水平,那么其在2025年内销部分面板显影液毛利润将达到3.4亿元,加上外销部分可达4亿元。该测算为相对保守的测算,理由如下:
公司在面板显影液领域的市占率目前为45%左右,客户为京东方集团、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 中电熊猫等国内大型面板企业,考虑国产替代因素的话2025年公司市占率将会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自从2021年下半年进入下行周期以来,面板行业在今年已先于半导体出现向上拐点迹象,电视面板的价格在今年2月份已开始提价,下游进入下一轮景气周期对格林达的毛利率也会形成支撑。
因此如果假定公司面板显影液在2025年市占率达到50%,毛利率达到30%以上,公司2025年面板业务的毛利润将达到4.7亿元,对应净利润将达到3.2亿元。其实这个数字也就算正常预期,我看过的券商研报中对格林达2025年面板显影液的净利润预测最乐观的甚至拍到了5亿元。总之按照业绩增速和行业预期,公司面板显影液业务未来两年至少可以支撑100亿的市值。
再看半导体这块,格林达半导体显影液技术指标已到了G5标准,目前处于产线测试状态。客户验证周期2-5年,经常是和光刻胶一起联合验证,公司目前已经进行了2年的验证周期。极长的验证周期意味着公司一旦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后将具备较深的护城河,由于还处于验证阶段,所以半导体板块很难像面板一样拍计算器,只能当作虚的部分来想象。
现阶段公司半导体显影液占总营收只有不到10%,预计远期半导体营收占比将达到1/3,而半导体显影液的毛利率远高于面板,可达到50%以上,即半导体板块的利润规模可达到与面板板块相当。既然是虚的部分,半导体显影液给多少预估市值只能交给市场,如果风来了给到100亿也不是没有可能。
综合来看,格林达与最近新开仓的诺普信相似,实的部分(面板显影液)非常扎实,虚的部分(半导体显影液)很有想象空间,股价跌的时候实的部分可以形成很好的支撑,涨多少就看虚的部分能吹出多大的泡泡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满瑞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