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盘后数字中国的半导体分支消息频出,首先时隔6年ASML总裁访华体现了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亦体现了海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有望进一步保障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意味着ASML对国产晶圆厂的支持态度,降低光刻机断供的风险)。
因此资金炒作可以直接买,国产替代没那么紧迫的逻辑,因此此前炒作上海微电子光刻机国产替代消息的品种(如张江高科、福晶科技等)反而是走弱为主。再则中芯集成本次IPO获得同意,也增强了资本层面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支持信心。
结合此前SEMI最新报告指出,受芯片需求疲软以及消费者和行动装置库存增加影响,下调2023年全球前端晶圆厂设备支出总额,预计将从2022年创纪录的980亿美元下滑22%至760亿美元;2024年则回弹21%至920亿美元,重回900亿大关。这也让市场对资本开支的预期有转好。之前也跟大家梳理过大基金二期相较于大基金一期的投资方向主要是在IC制造以及设备材料有所增量。基于大基金的运作向来被认为是半导体的风向标角度来看,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端则是值得我们多多跟踪的方向,相关品种类似中芯国际、北方华创、彤程新材、立昂微等。
半导体这一块目前主要有自主可控+AI带动需求+景气恢复等逻辑。结合近期上层成立相关部门等一系列动作,这一块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国内头部逻辑、存储厂及地方支持产线持续扩产,23年国内半导体资本开支预期逐步上调,今年行业扩产有望超预期。长期来看,21年本土芯片自给率仅6.6%,自主可控下晶圆厂持续扩产可期。再则目前客户机台验证意愿显著提升,国产设备获得更多验证机会,国产化率低的设备环节充分受益从业绩角度来看,根据2022年各公司业绩快报或预告,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盛美上海、芯源微、中微公司、北方华创营收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25%、109%、77%、67%、52%、39%-61%。目前一季度行业利空逐步落地,大基金一期减持已公告、荷兰光刻机限制政策已落地,这一块也是值得留意的。算力AI芯片这一块,目前市场已经充分挖掘,后面很可能会转向存储芯片,相关逻辑以前已经有所梳理,这里不再赘述,相关品种则是江波龙、兆易创新、恒烁股份、佰维存储等。
接下来聊一下AI方向,午后马斯克公开信引发AI跳水,其中提及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这是之前就有的事情,暂停不是停止。再者也提及了人工智能治理系统(AI监管),毕竟随着深度合成和生成式AI技术的开放开源、深度合成和生成产品和服务的增多,此类内容制作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实现了技术的“平民化”。一旦深度合成和生成式AI技术一旦被滥用,将会造成安全风险与实质性危害,给个人、企业造成肖像、名誉等人格和财产权益损害。因此,反生成式AI的技术需求有望迎来爆发,相关品种有美亚柏科、天马股份、人民网。
再则后续国内各大厂都会推自己的大模型,目前微软谷歌以及未来国内大厂的模型相当于一个通用模型,大而不精。因此想要给具体行业赋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就必须使用对应领域的专业数据来训练,因此垂直领域的数据库会获得重估,这个逻辑跟之前梳理中文语料是一致的,但这个前提也是需要上层允许数据可以商用,因此可以留意佳华科技、中国科传、生意宝、卓创资讯、易华录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满瑞网观点
全民配资2024-01-18
股票恒指跌1%,恒大概念股、回港中概股、元宇宙概念股下挫,Saas概念股、电力股走低。